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火锅里的食材简笔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火锅里的食材简笔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那些因无知而糟蹋的珍贵古玩,你小时候糟蹋过几件?
1966年八月,县城里的红卫兵到我们这个集镇来“破四旧”。我们当地的领导们给集镇居民开了会,要每个家庭都要先在自己家里清查,把那些带有旧文化特点的东西,不论是饭碗,家具,衣服,被单,书籍等等,只要带有封建色彩的东西全部销毁。只要是上面印有龙凤图案的,写有福、祿、寿.禧之类语言的,都不能留。当时我己十四岁,也参加了会议。散会回家后,由于父亲不在家,我和母亲连夜将家里的带有龙凤图案的被单用红染料染红了,将家里的饭碗.茶壶上的图案用红漆盖住了(红染料及红漆都是当天晚上急买的)。在处理完这些东西后,母亲想起家里还有几本书。当时我虽然还不太大,但《西游记》《三国演义》都已看过了,并且家里还有这些书籍。在母亲的劝说下,我极不情愿地拿出来在灶门口烧掉了。当然被烧的还有别的书籍,为这事,我还心疼了好几天。但家里最难处理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两个青花瓷香碗。听爷爷说,这两个香碗很有些年头了。出于好奇,我曾多次把香碗翻过来看。在香碗底部有一个方形的青色印章,写的是篆书,经过很长时间努力和向别人请教,我知道了印章写的是大明宣德年制,两个香碗的印章是一样的。这两个香碗一个大一个小,小的是个圆筒状的,上下一般粗,高约五六寸,粗约四五寸。大的口上是荷叶边,粗约七八寸,一个大肚,底部又收小,高大约也有四五寸。由于当时也沒用尺量过,我所说的数字是我根据器物的形状估计的。当时这两个香碗在我家早已没有任何迷信意义了,是在厨房用来盛菜盛饭的炊具。只因它的名字叫香碗,所以再刼难逃。当天我把它们藏在猪圈里,第二天红卫兵来后,虽然一家一家检查过,但终究沒发现这两个香碗。这样过了约两个星期,在外工作的父亲回来了,发现香碗还在,就叫我晚上拿出去甩了。我把这两个香碗甩在街外的垃圾堆上。第二天上午我去看还是好的,当我下午去看时,已不知被谁砸碎了。其实当时以及以后很多年我也不知那种瓷器叫青花瓷,是电视打开了这扇窗户,跟电视上的介绍一比,我估计那两个香碗应是青花瓷。现在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心中虽有遗憾,但也不怎么纠结,过去了的就过去了,一切终将归于自然。
小时候家里很穷,那有什么珍贵的古玩可供我们糟蹋?能吃饱肚子,就是最大的愿望了。
到了小学四年级,老师要求大家写毛笔字——仿纸往麻纸下一衬,在麻纸上照着描就行了。一张仿纸上有九个大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排成三行,每行三个字。字与字之间的空隙,用小字笔写上毛笔字。这样,一篇仿纸就做成了。
写仿纸就得有笔、墨、纸、砚。前三种都有了,砚台却没有着落——以往哥哥姐姐们上学时,是拿块瓦片将就的。到我上学时,那块瓦片找不见了。没有砚台,不能写仿纸,就得挨老师的训。找了块烂玻璃代替砚台,一不小心,墨汁全洒在仿纸上了。半下午的辛苦全白干啦!气得我嚎啕大哭。
恰好二舅舅来了。问明情况,他把家里的一块砚台送给了我。据说是外公年轻的时候住买卖——也就是在票号里当小伙计。发生战乱,票号里的掌柜的和伙计们死的死,逃的逃。铺子也被烧掉了。外公在残垣断壁中捡回了这块掌柜的用过的砚台,据说是光绪和慈禧逃难时途经总号,他俩手下的人在总号里问大掌柜的要了些银钱。把砚台就赏了掌柜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多少年后是分号的掌柜用上它了。
砚台的正面是些花纹,像老年人手背上的皮肤皱纹。中间刻着一个花瓶样的图形是光滑的。花瓶口儿是个弧形的凹槽,可以盛放墨汁。砚首刻着仿宋德寿殿犀纹砚几个楷体字。
背面刻着几行字:砚研理犀通灵纯仓玉质为瓶形数其典兮德寿与我怀子守口。落款另起一行:乾隆御铭。还有两个图章,不认识。
因为背面和侧面有字,老师说它是四旧。得破了!问题是捣烂以后,我就没有用的砚台了。于是就想了个办法,抽空儿就按住砚台,在石头上磨背面的字。磨掉了,四旧不就破了?
所幸的是不到一个月,这个老师就被村里的党支部书记看中,当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去了,不当民办教师啦。新来的老师不注意这些细节,我也就不用每天两手黑糊糊的按住砚台磨了。
不幸的是经过几次搬家后,这块砚台找不见了。我后来是在网上偶尔乱翻时,看见了有人拍卖这样的歙砚——起步价8万。回家寻找,不见了!
知识就是财富呀!无知还不可怕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火锅里的食材简笔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火锅里的食材简笔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