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美食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美食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做小吃的书籍?
有很多书籍可以教你如何制作小吃,可以从菜谱开始学习。《小吃大全》、《老北京小吃》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可以找专门的食品制作书籍,如《糕点制作技术手册》、《酱汁制作手册》等。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实践指导,这样可以更快掌握制作小吃的技巧。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多种小吃制作方法,成为一个厨艺佳人。
如果你对学习制作小吃感兴趣,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小吃制作相关书籍:
1. 《小吃大味:最受欢迎的 100 道街边小吃》
作者:牛国平、牛翔
本书介绍了全国各地受欢迎的 100 多种小吃的制作方法,包括传统糕点、面食、豆制品、烧烤等。
2. 《中国小吃》
作者:犀文图书
本书包含了多种地方特色小吃的制作方法,从材料准备、制作步骤到口味特点都有详细的介绍。
3. 《经典小吃制作大全》
作者:犀文图书
中国文学中的美食作品?
《这本书好吃吗》帮我们从众多文学作品中找出写吃的段落,并收集成册。一本书的好坏也可以通过这些小片段中看出来,不只体现笔法,如若能把滋味与食态描摹得很精妙,那就意味着作者文笔好,讲述的故事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要将吃的写好,不太简单,作者至少要是个热爱生活、有显著观察能力的人。
这本书从饮食细节上,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 但是吃东西大家都是吃过的。
在古代有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你喜欢哪首?
我喜欢唐代白居易的诗《问刘十九》: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诗文大意:
自己新酿的米酒,已经泛起绿泡,散发出浓郁的酒香,可以饮用了。
温酒的小火炉已经烧红,请问朋友刘十九,在这既将下雪的晚上,能来共饮美酒吗?
@纳兰若香 说:
作者用“绿蚁”的绿色、“红泥”的红色、“晚来”的黑色、“雪”的白色,4个反差强烈的颜色,立体的映衬了饮用美酒的温暖热烈环境,真挚炽热的邀请好友前来品尝甜香扑鼻的米酒,围炉畅饮叙旧。
综上所述,我喜欢这首诗,认为它是邀约饮酒的绝唱。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为我们留下的这句千古名句,我非常非常喜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篇纪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苏轼是个很会生活的人,并且特喜欢吃,他可以说是走一路吃一路,他也写过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可是这篇非常独特,苏轼与同游者刘倩叔游山时以清茶野餐为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有种空山中两位似仙人的清茶野餐的空灵美。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唐・李颀《渔父歌》
饭抄云子白,瓜嚼水晶寒。/唐・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
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唐・杜甫《孟仓曹步趾领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人》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唐·李商隐《酬寄饧粥》
饭香贫始觉,睡味老偏知。/宋・陆游《用短》
这里就不得不提苏轼和陆游两个吃货了。
苏轼最好的美食诗词当属这首《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路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斜风细雨的天气,烟笼着柳树和沙滩,洛水远远的流入淮河。伴着新煎的香茶,时令的鲜蔬,人生最美的还是清淡的滋味啊!
这首词妙就妙在最后一句。作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已经近五十岁了,少年时名动京师,中年时下地方任政,后又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人生的滋味已经被苏轼咂摸出大半了。这首词,既是写美食,又是语人生。
苏轼这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几遭贬谪的他一辈子都在行走,脚步遍及九十多个城市,他把“吃货”的精髓发挥到极致,走到哪吃到哪。
在黄州他做《猪肉颂》: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据说这是苏东坡贬谪黄洲时写的一首诗,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幽默风趣。
在北宋时要四品以上的官才能吃牛羊肉,四品以下只能吃猪肉,(或许也可以吃鱼、鸡啥的)。苏东坡在黄州任副团练使,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副部长,从八品,远远不够吃牛羊肉的资质,只能吃猪肉。
苏东坡乐观开朗,贬谪之中也能自找乐趣,享用美食当然是一种乐趣了。他既能大雅,也能大俗,有一种亲民感。还写过一首巜猪肉颂》,通俗易懂,为世人传颂。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猪肉的做法,猪肉的地位,行情,价值。最后两句充分表迖了作者豁达的人格品质。
有什么好看的美食类的书?
谈吃的书一定是要有市井气和烟火气,且要有浓浓的文化气息,渗透思想积累和生活沉淀的人文情怀,方可精神上以膏馋吻。如此,推荐以下作者和书。
首先当然是老头儿汪曾祺的美食散文,这是不可不读的
袁枚《随园食单》
张岱《陶庵梦忆》
唐鲁孙《谈吃》
逯耀东《肚大能容》
赵珩《老饕漫笔》
梁实秋《雅舍谈吃》
周作人《知堂谈吃》
车辐《川菜杂谈》
一、唐振常《颐之时》
唐振常自称“五十年前就跟着车辐在成都觅食”,吃不起大馆子,就在小店和摊头寻找佳肴。他的文章特点是指点江山、粪土当年,批评起饭馆来不留情面,且能从日常饮食中挖掘出文化深意。
周先生写饮食、记交游,钩稽出各式北京小吃的渊源与做法,能准确记出是哪家做得好、哪位师傅手艺高。书中记述的王世襄先生拿豆汁用羊尾油熬制麻豆腐,至今仍是绝唱。
林文月教授从台静农游,她爱请客,而且菜肴宴飨都要亲自操作。在别人的菜谱之上,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稍作取舍,就成了一桌丰盛的“林氏筵席”。此书所记,正是她的操作心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美食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美食书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