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美食文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美食文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古代有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你喜欢哪首?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为我们留下的这句千古名句,我非常非常喜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篇纪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苏轼是个很会生活的人,并且特喜欢吃,他可以说是走一路吃一路,他也写过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可是这篇非常独特,苏轼与同游者刘倩叔游山时以清茶野餐为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有种空山中两位似仙人的清茶野餐的空灵美。
这里就不得不提苏轼和陆游两个吃货了。
苏轼最好的美食诗词当属这首《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路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斜风细雨的天气,烟笼着柳树和沙滩,洛水远远的流入淮河。伴着新煎的香茶,时令的鲜蔬,人生最美的还是清淡的滋味啊!
这首词妙就妙在最后一句。作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已经近五十岁了,少年时名动京师,中年时下地方任政,后又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人生的滋味已经被苏轼咂摸出大半了。这首词,既是写美食,又是语人生。
苏轼这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几遭贬谪的他一辈子都在行走,脚步遍及九十多个城市,他把“吃货”的精髓发挥到极致,走到哪吃到哪。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我喜欢唐代白居易的诗《问刘十九》: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诗文大意:
自己新酿的米酒,已经泛起绿泡,散发出浓郁的酒香,可以饮用了。
温酒的小火炉已经烧红,请问朋友刘十九,在这既将下雪的晚上,能来共饮美酒吗?
@纳兰若香 说:
作者用“绿蚁”的绿色、“红泥”的红色、“晚来”的黑色、“雪”的白色,4个反差强烈的颜色,立体的映衬了饮用美酒的温暖热烈环境,真挚炽热的邀请好友前来品尝甜香扑鼻的米酒,围炉畅饮叙旧。
综上所述,我喜欢这首诗,认为它是邀约饮酒的绝唱。
吃穿住行,吃在排在第一位,所以人生有吃才得有沿续。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有了诗才会有意趣。所以当吃遇上了美食,既有生活,也有诗和远方。说到关于美食的诗,其实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苏轼的《惠州一绝》。
1,《惠州一绝》诗的内容及译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惠州一绝》诗的赏析:
我们知道苏轼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在宋朝岭南两广一带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大多数迁客逐臣到这里,都会有哀怨嗟叹之辞。但是恰恰相反的是,苏轼却不一样,他在岭南一带游玩赏景,时间长了竟有了热爱之情。这首诗就写于苏轼在岭南第三年,到惠州一带,他对这里极为常见的荔枝也产生了喜爱之情,甚至表示如果让自己每天都吃荔枝,他就愿意永远呆在这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3,喜欢的理由:
关于美食的古诗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写的鸡鸭鱼肉等我们常常吃到的东西,而这首诗不一样,它写的是荔枝这种水果。我们知道荔枝这种水果大多产在南方,新鲜的每年五月才开始上市,而且未经保存处理还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所以看到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就会想到那甜甜的荔枝来,直接口水落地。
结语:综上所述,其实喜欢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并不单单是因为由它可以想到那甜甜的荔枝来,直接口水落地,还是因为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值得去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地。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任湖州知州,上任后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被新党污蔑“愚弄朝,妄自尊大”、“包藏祸心”,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从轻发落的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日子,却也是他最为“诗意”的阶段。《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都是谪居黄州期间所作。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这首《初到黄州》是苏东坡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他当时复杂矛盾的心绪。开篇便是自嘲“平生为口忙”,因乌台诗案“事业转荒唐”。接下来一句却开始赞美起“鱼美”和“笋香”,失意之中还不忘美食,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美食家?
李渔。
李渔是17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坛上的一位“怪杰”,他多才多艺,无论是史学、戏曲、小说,还是园林、饮食、服饰、养生,都有自己独到见解;他特立独行,组织家庭戏班,侧身俳优,自写自演;他深受普通百姓欢迎,却不容于正统文人。自清代以来,李渔一直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甚至长期被排斥,直到近代,人们才开始正视其伟大成就,但是一般人多注意他的文学戏曲作品,称赞他是杰出的***作家、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这对李渔来说当然是当之无愧的;但实际上,李渔也是以为生活达人,无论是园林建筑、家居设计、文玩器物还是梳妆打扮,***养生,他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他还是一位美食家和饮食理论家,在其所著《闲情偶寄·饮馔部》中所展现出来的对饮食的喜好和独到见解,至今仍为后人所推崇。
兰溪市博物馆内的李渔像
从现存的李渔著作中来看,李渔的饮食思想集中体现在《闲情偶寄》的《饮馔部》中,《颐养部》和《器玩部》也分别对饮食养生和饮食器皿有所涉及。从这些有关饮食的论述文字可以把李渔的饮食思想归纳为“尚节俭、近自然、鄙肉食、鲜本味、巧烹调、重养生、美器物”七大核心内容,系统地展现了李渔饮食思想的各个方面。
张静庐点校、郁达夫题签的“中国文学珍本丛书”本《闲情偶寄》
以当下回顾历史的眼光来看,李渔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系统、集中的饮食思想论述,与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从宏观的时代背景而言,李渔的一生恰逢明清易代之际,明代中晚期开始蔓延起来的奢侈饮食风气和个性解放思潮发展到极致,士人们争相追求一种高度精致的饮食生活。从其个***生经历来分析,李渔以“高等食客”的身份长期“游食”于富豪显贵门下,借此得以跻身上层社会的豪奢宴饮场合,这种经历既给了他研究饮食必备的物质基础,也促使他要对饮食生活有更雅趣、精致的研究,迎合上层社会的精神需求,并且时不时以一些“奇谈怪论”来引人侧目。
与历史上的很多所谓文人美食家不同,李渔是一个严肃的饮食理论家,他的饮食思想不但批判性地继承发展了历代前贤的饮食思想,同时也对以“食圣”袁枚为主要代表清代饮食理论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整个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中,李渔在其中起着复古启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BY YJS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美食文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美食文推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