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糖尿病中医健康饮食指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糖尿病中医健康饮食指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医是如何调理糖尿病的?
传统认为糖尿病多表现为食量增加、多尿、多饮、体重下降等,但是,糖尿病目前大部分得糖尿病都属于II型糖尿病,以上的症状都不典型,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极高,病程长,可影响人体的多个脏腑功能,也很难完全根治。
大部分糖尿病病人会使用胰岛素,或者降糖类的药物,但是多数只能控制病情,需要长期终身用药,对身体和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传统认为,糖尿病人按上消、中消、下消论治,比如有口干多饮的上消,有形体消瘦大便秘结的,称为中消;有多尿等症状称为下消。这些典型的症状,在目前的大部分糖尿病人身上很难见到,目前大部分的II型糖尿病,反而以气阴亏虚、或者阳气亏虚、淤血阻络为多见。
因此在治疗糖尿病,如果气阴亏虚类型的,多使用黄芪、淮山药、玄参、苍术这些经典的配对,都是之前医家很好的经验;如果阳气亏虚,湿浊内停的,考虑从温阳补气健脾胃论治经,使得体内的阳气充沛、脾胃健运,身体内的膏滋痰浊能够运化排泄,恢复的可能性更大,不用担心温燥伤阴等;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多配合使用活血通络的药物,对于控制和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大有好处,这类的药物包括丹参、田七、鬼箭羽、山楂等。
除此之外,控制饮食,减少肥腻甜食比例,主张多配合运动,适当的增加活动量尽可能尽可能的保持心情愉快,使得气血流通,都是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复和控制。
得了糖尿病,挨饿降糖不可取!4个方法用得好,既稳血糖还饱口福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困扰许多人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糖尿病就会有三多一少的病症,长期高血糖也会引发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超过半数的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而并非糖尿病本身。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遵照医嘱服用降糖药以外,其实也需要坚持运动并控制饮食,最近就听说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而盲目的控制饮食并出现挨饿的情况,这样降血糖的做法究竟可行吗?
挨饿降糖不可取!
据了解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上存在误区,比如盲目的节食,这种做法短时间内的确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值,但是却不适明智的控糖方式。安徽宣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黄崇兵副主任就认为忍饥挨饿降血糖是非常不靠谱的行为,因为长期缺乏营养很可能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到来。
中医也能控制糖尿病
中医其实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西医达不到的优势,比如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控制并发症以及恢复胰岛功能等方面,具体方法包括中药、穴位***以及针灸等。
1.中药:中药的降糖作用虽然不及西药快速高效,但是中医中药更注重整体的调控,目前并没有中药可以完全的替代西药胰岛素,但是糖尿病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服用中药后却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2.穴位:中医认为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痹证,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脚踝内侧斜下方两厘米处的然谷穴,此穴位属于少阴肾经的荥穴并且是肾经气血同行部位,每天适度的***然谷穴有降糖的效果。
3.针灸:中医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空腹或者餐后的血糖,同时也可以调整糖尿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有效的改善糖代谢紊乱的问题。
在中医的传统概念里面并没有糖尿病这种疾病分类,中医里面对“消渴”、“肥胖”等症及其相应的并发症早有记载,并记载有相应的治法的,中医在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某些症状和防治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效果。目前来看,能够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效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还是胰岛素及各类口服降糖药。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接受中医的调治,但不能排斥西医西药的常规降糖治疗。
中医认为:消渴症病因复杂,多因禀赋异常、过食肥甘、多坐少动以及精神紧张引起,更需要辨证施治,要根据患者郁、热、虚、损等不同的病症特点进行调治。要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某些不适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就要从饮食控制做起。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吃饭讲究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其他为辅。要做到营养均衡,先喝汤、再吃素食,最后再吃主食和肉食。食物选择上还要根据患者体质有所侧重,比如:
1、体质火热者,要选用清凉类食物,如苦瓜、苦菜、蒲公英、苦杏仁等;
2、体质虚寒者,要选用温补类食物,如炖牛、羊肉,配以生姜、花椒、肉桂等调味品;
3、体质阴虚者,要选用养阴类食物,如黄瓜、西葫芦、丝瓜、白萝卜等;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主要是体内糖代谢紊乱,然后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现在往往是西药的手段控制血糖。但是,很多临床症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怎么调理呢?
糖尿病早期往往是阴虚火旺,所以会出现心烦口渴的症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糖尿病中医健康饮食指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糖尿病中医健康饮食指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